粽子是粽子还是粽子(粽子是什么意思)
很多朋友对于粽子是粽子还是粽子和粽子是什么意思不太懂,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下面一起来看看吧!
本文目录
一、粽子属于面食吗
粽子不属面食,它是糯米泡后,用聊叶包成三角形,然后在锅里煮熟,煮熟的粽子不会散,而粘成一团,包的什么形状就成了什么形状,一般人都会包成三角形,有的地方包成长条形,但没有三角形好看,吃粽子时剝开聊叶即有一股叶子清香味,可占白糖,红糖水吃,也可在包粽子时,在糯米中放肉包成咸味,也可在糯米中放红早果锦之类的,包成甜味的。粽子是纪念屈原,人们包成粽子放下河里。每年五月初五端阳节就要包粽子。
二、好听的粽子名称
可以取“端午香”,“粽嘉”,“香满园”等名字。
1.“端午香”取名与端午节有关,寓意着粽子的香味浓郁,让人回味无穷。
2.“粽嘉”将“粽子”和“喜庆”相结合,寓意着吃粽子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,也让人能够分享到节日的喜庆氛围。
3.“香满园”意为香气充满园林之意,寓意着香味扑鼻、美食遍地,令人感受到无限的美好和满足。
三、“粽子”是什么意思
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,粽子的由来,端午节的由来。
粽子,又叫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。其由来已久,花样繁多。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,始于东汉。当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,称为“角黍”。西晋周处《风土记》称:“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,尖角,如粽榈叶心之形。”另据古籍记载,夏至用黍和鸡祭祀祖先,早在殷、周时就有。到了唐代,粽子的用米,已"白莹如玉",其形状出现锥形、菱形。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"大唐粽子"。宋朝时,已有"蜜饯粽",即果品入粽。诗人苏东坡有"时于粽里见杨梅"的诗句。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,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。元、明时期,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,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,附加料已出现豆沙、猪肉、松子仁、枣子、胡桃等等,品种更加丰富多彩。
《初学记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汉代建武年间,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,自称是三闾大夫(屈原的官名),对他说:“你们祭祀的东西,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,以后可用艾叶包住,用五色丝线捆好,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,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!”于是,人们便以“菰叶裹黍”,做成“角黍”。世代相传,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。
端午节中,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。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,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,有大有小,大的在上,小的在下,形状各异,非常好看。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,形成五彩缤纷。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,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、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,因为“粽子”谐音“中子”,民间有吃了“粽子”能得儿子的风俗。“粽子”是“众子”的谐音,寓意人丁兴旺。
曹娥是东汉上虞人,父亲溺于江中,数日不见尸体,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,昼夜沿江号哭。过了十七天,在五月五日也投江,五日后抱出父尸。就此传为神话,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,令度尚为之立碑,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。孝女曹娥之墓,在今浙江绍兴,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。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,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,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,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。
因为“粽”和“中”音近,取“功名得中”之意,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。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,因此在端午节时,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。
因为“粽”和“宗”音近,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“光宗耀祖”,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。
粽子来历有很久的历史了,所以有着流传了很多的历史故事。其中流传最多的是民间传说的屈原投江的故事,因为人们很思念他,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在江中投入粽子用来祭祀屈原。不过不管故事是否虚化了,都是我们大中国的一个美好的由来。
好了,关于粽子是粽子还是粽子和粽子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,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!
版权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,于2025-01-02 10:58:44,由杨皓轩在百科问答网发表,如有侵权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
转载请注明:粽子是粽子还是粽子(粽子是什么意思)-百科问答网 +复制链接